風景石雕刻是指在風景石上切割或雕刻成預期的形狀皆,會用到很多的工具,有刀、鑿子、圓鑿、圓錐、扁斧和錘子。在最常見的雕刻方法中,一隻手拿著鑿子,另一隻手拿木槌,然後用木槌將鑿子敲入石頭中。盡管一些金屬加工技術例如焊接和裝配,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逐漸變得重要,但是雕刻和製模仍是兩種主要的雕塑技法。一個雕刻完成的作品可以被稱為雕刻,但雕塑一詞通常被用來指具有嚴肅藝術意涵或美學意涵的作品。
風景石雕刻指用各種可雕、可刻的風景石,創造出具有一定空間的可視、可觸的藝術形象,借以反映社會生活、表達藝術家的審美感受、審美情感、審美理想的藝術。常用風景石質量堅硬耐風化,是大型紀念性雕塑的主要材料。
風景石雕刻講究造型逼真,手法圓潤細膩,紋式流暢灑脫。它的傳統技藝始於漢,成熟於魏晉,在唐朝流行開來。堅實,耐風化,因而,在嶺南建築中,除了石塔、石橋、石坊、石亭、石墓,更廣泛地應用於建築構件和裝飾上。大體分為三類:一是作為建築構件的門框、欄板、抱鼓石、台階、柱礎、梁枋、井圈等;二是作為建築物附屬體的石碑、石獅、石華表以及石像生等;三是作為建築物中的陳設,如石香爐、石五供等等。
風景石雕刻如今被人們利用廣泛,以自然為美,用於學校門口,園林綠化帶中,機關單位門口等等。